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教师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教师教育体系的变革, 世界各国不断推进教师教育在专业标准、 组织机构、 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教师教育逐渐发展成为由教师职前、 入职和职后教育构成的延续不断和相互支持的整体。我国也在近些年来推进了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改革探索, 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一、 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不仅是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核心内容,而且是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 需整合高等学校、 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的教育资源, 实现教师教育不同阶段课程结构的相互连接, 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因此,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 坚持专业性原则。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不仅需要具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还需要具有娴熟的教育知识、 技能和教学经验, 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既需要理论的支撑又需要实践的积淀。因此, 教师专业具有 “学科” 与“教育” 、 “理论” 与 “实践” 的双重属性, 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专业领域。这就决定了教师教育必须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种专业性教育,体现“双专业” 的特性。所以, 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应坚持专业导向,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内在逻辑主线, 围绕教师专业素质结构进行课程设置, 既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涵盖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既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引领, 也要注重对教育实践的理解与训练。因此,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 应基于终身教育思想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影响教师发展的各种因素, 规划和统整教师职前、 入职和职后教育的课程结构, 对不同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进行准确定位, 按层次、 目标、 任务等方面的要求,规划和设置一体化教师教育课程。特别是要根据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的需要, 注重不同阶段教师教育课程的相互支持和内在衔接, 从而改变过去教师职前、 入职和职后教育课程相互脱节和交叉重复等问题,真正为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课程支持。
再次, 坚持融合性原则。教师的专业素质由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构成, 三者相互支撑、 相互作用, 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正是在这三个方面不断更新、 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因此, 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必须坚持融合性原则,即坚持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融合, 坚持综合性基础知识与多学科知识的融合, 坚持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科知识的融合; 在网络教育日益发达的今天,还要注意加强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融合。
二、 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对教师职前教育、 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进行准确定位, 构建横向统整和纵向一体的课程体系。
首先, 根据教师的素质结构和专业需求,构建横向统整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一般来说, 教师教育课程应包括综合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 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综合基础课程主要是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奠定后期发展的学术基础, 应涵盖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等领域, 其目的是避免专业的狭隘视野, 拓宽教师知识范围, 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和教师气质。综合基础课程具体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应重视课程的基础性和通识性,文理兼顾; 选修课程应重视课程的延展性和开放性, 为教师自主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学科专业课程是为教师提供所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课程, 强调对学科知识和核心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要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即既能覆盖专业基础又能对专业前沿有所涉及。学科专业的设置主要根据我国基础教育学科课程进行, 要注意对综合性学科、 跨专业学科课程的设置。教育专业课程是为教师准备教育教学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 方法和技能技巧。教育专业课程不仅应涵盖教育专业领域的内容, 如教育原理、 教师与学生、 课程与教学、 教育评价、 教育管理等, 还应重视对教育领域和学科专业领域的整合与融合,将学科教学知识与技能置于教育视域之中。教育实践课程是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主要包括教育见习、 教育研习、 教育技能训练、 教育综合实践等。
其次, 根据教师的终身专业发展需要,构建 “三段五级” 纵向一体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所谓 “三段五级” , 即教师职前、 入职和职后三个教育阶段和职前教师、 初任教师、 熟练教师、 优秀教师和专家教师五个发展层级。教师职前教育着力培养教师的基本素养,使之获得教师资格和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入职教育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着力培养教师的适应能力和胜任能力, 使之能够适应和胜任教师实际的工作岗位,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教师职后教育立足于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需要, 着力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 根据发展程度成为熟练教师、优秀教师和专家教师。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应基于教师资格标准的要求, 构建包括综合基础课程、 学科专业课程、 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重点强化教师职前的从教信念教育、综合基础教育、 学科知识教育和教育实践基础, 体现教师品质的基础性特征。重点强化教师入职的职业道德教育、 课标教材理解及课程教学技能、学生组织管理等能力训练, 重视实践训练与职前教育理论知识的衔接和融合, 体现入职教育连接职前职后使初任教师成为合格教师的过渡性特征。教师职后教育课程应基于熟练教师、优秀教师和专家教师三个不同发展层级的培养目标, 构建包括综合基础课程、 学科专业课程、 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熟练教师重点强化职业情感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补充和课标教材分析、 教学组织管理、 教育评价等能力训练, 体现以教学实践为中心从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性特征。
三、 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
全面推动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落实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 需要从更新教
师教育观念、 创新教师教育协同机制、 实施开放性课程评价等方面给予保障。首先, 更新教师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机构隶属于不同部门,相互割裂, 从而造成重职前教育、轻职后教育的现象。人们普遍认为, 教师教育就是在师范院校接受的教育, 教师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其所在师范院校的培养, 职后培训的作用不大。同时,受到 “教师必须具备广博、 高深的知识” 的传统教师观的影响, 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出现了重学科轻教育、 重理论轻实践且二者分离的现象。教师教育职前课程主要以学科专业课程为主,教育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不受重视; 教师职后培训重视理论知识提升, 忽视对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教师专业化运动得到蓬勃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甚至绵延终身的过程, 教师的成长需要理论和实践、 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的双重支撑。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 坚持职前与职后、理论与实践、 学科和教育的统一。因此, 要推动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 就必须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真正树立教师终身教育观和教师持续专业发展观。
其次, 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我国目前教师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教师教育一体化机制尚未建立, 职前培养与职后教育脱节, 各培养培训机构各自为政,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师范院校的职前培养偏重于理论, 对实践的关注与支持不够。而承担职后培训的教育机构,又多侧重于教学细节而忽视对理论的进一步提升。事实上,各培养培训机构在教师教育的不同阶段和环节具有各自的优势, 师范院校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优秀的学科平台与雄厚的学科团队,处于教师教育理论的前沿;职后培训机构, 如地方培训学院、 教育科研机构、 中小学等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广阔的实践平台。因此, 必须建立起高等师范院校、 地方教育部门、 教育科研机构和中小学四位一体的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把各机构部门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 理顺各机构的权责与协作关系,推动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只有教师教育一体化机制真正建立起来, 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才可能真正实施。
再次, 改革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方式。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过多地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 强调统一标准而忽视个体差异, 强调单向评价而忽视双向和多向评价, 强调内部评价而缺乏外部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缺乏学生与教师的真正参与,不能调动二者的积极性, 更谈不上促进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课程的影响不是一个学期、 一门课的课程分数能够反映的。要推动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 就必须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坚持理解性原则去评价课程, 理解课程过程、 评价主体和评价活动。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坚持评价对象、评价主体、 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不应局限于学生成绩, 应扩大至课程材料、课程实践等; 不应局限于学生单向评价, 而是任课教师、 学生乃至中小学一线教师、 校长等的多向评价; 不应局限于量化的分数统计, 而是采用包括表现性评价、 档案袋评价等在内的多种评价方式;不应拘于统一的评价标准, 而是根据社会、 学校、 教师和学生来制定多样化标准; 不应局限于课程实施机构的内部评价, 而是要建立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外部评价系统。
(摘自:《教育研究》2015年第8期,文章作者:陈时见,王雪)